冯·诺依曼的遗产:寻找人工生命的理论根源

冯·诺依曼的遗产:寻找人工生命的理论根源

AIGC动态欢迎阅读

原标题:冯·诺依曼的遗产:寻找人工生命的理论根源
关键字:自动机,理论,逻辑,计算机,数学
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内容字数:0字

内容摘要:


导语现在的人工智能研究如火如荼。然而,尽管像大语言模型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早已经秒类智慧,但它却是冷冰冰、无生命的机器,因为它缺少一颗热血沸腾的“心”。当我们看到小虫子沿着崎岖的路面爬向食物,我们知道它是活的,因为它可以凭借它自己的“心意”,而移动到它想去的方向。它们之间的差距究竟是什么?
人工生命是回答这些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分支。尽管自从九十年代之后,人工生命才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领域,但它的理论根源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个时候,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兼发明家冯·诺依曼正在思考如何制造可以复制自身的机器。一个机器仅凭自己而复制自身看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它要将自己所有的状态都描述成代码,当然这就包含了这段代码本身,无穷的自嵌套会很快陷入逻辑的死循环。然而,巧妙地是,凭借着著名的自指技巧“蒯恩”(以美国著名哲学家蒯恩而命名),冯·诺依曼完成了自器的设计蓝图,找到了“机器之心”。更重要的是,冯·诺依曼研究这个自器的核心目的并不在于生命自复制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希望寻找出一条途径,能够让机器一劳永逸地“抵抗熵增”,不断朝越来越复杂的方向进化,而这一方法


原文链接:冯·诺依曼的遗产:寻找人工生命的理论根源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第五届
全国人工智能大赛

总奖金超 233 万!

报名即将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