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首发“AI禁令”:禁止在论文关键环节使用AI工具
文章来源:夕小瑶科技说
内容字数:4854字
AI辅助学习:高校规范化管理下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工具在高校学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体现在论文和报告的撰写上。然而,AI工具的便捷性也带来了滥用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利用AI快速生成论文和PPT,导致作业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为此,众多高校纷纷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
国内首个“AI禁令”:复旦大学的探索
复旦大学发布的《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是国内首个针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该规定明确列出了“六个禁止”,涵盖了论文撰写各个关键环节,例如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同时,规定也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明确披露AI工具的使用情况,并保留相关材料以便检查。复旦大学表示,该规定旨在细化AI工具的使用边界,在有限的范围内鼓励学生利用AI提高效率,例如文献检索和图表制作,但同时强调要避免AI替代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校探索AI工具使用边界
除了复旦大学,其他高校也积极探索AI工具的使用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学生使用指南》,天津科技大学则规定毕业论文中AI检测结果超过40%将发出警示。这些规定在允许学生使用AI工具的同时,也强调了学术诚信和规范的重要性,并对AI生成内容的比例和标注提出了要求。
AI辅助学习的双面性
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利用AI工具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辅助文献检索、翻译和语句润色。但也有学生因为过度依赖AI而吃亏,例如论文查重率过高,或因AI生成的文本缺乏深度和原创性而被扣分。这说明,AI工具虽然便捷,但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
正确使用AI工具的建议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建议学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厘清AI工具的使用边界。在涉及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环节,学生应思考,避免过度依赖AI。同时,也要学习和掌握AI工具的使用方法,在AI时代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AI工具在高校学习中的应用是一把剑。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思考和创新能力,避免滥用AI带来的负面影响。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夕小瑶科技说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低负担解码AI世界,硬核也可爱!聚集35万AI发烧友、开发者和从业者,广泛覆盖互联网大厂中高管、AI公司创始人和机构投资人。一线作者来自清北、国内外顶级AI实验室和大厂,兼备敏锐的行业嗅觉和洞察深度。商务合作:zym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