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o1满血版当模型了!SpaceX前工程师公开全新使用秘籍:从讨厌它到每天依赖它

AIGC动态3个月前发布 量子位
254 0 0

1500一个月,这么用才值

别再把o1满血版当聊天模型了!SpaceX前工程师公开全新使用秘籍:从讨厌它到每天依赖它

原标题:别再把o1满血版当模型了!SpaceX前工程师公开全新使用秘籍:从讨厌它到每天依赖它
文章来源:量子位
内容字数:2559字

苹果&SpaceX前工程师揭秘o1使用秘诀:它不再是机器人!

近日,一篇由苹果和SpaceX前工程师Ben Hylak分享的o1使用心得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甚至获得了奥特曼和Brockman的转发。文章指出,o1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型,需要用变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1. o1的“蜕变”:从糟糕体验到高效工具

Ben Hylak在o1 Pro推出当天就付费体验,最初的感受是“糟糕透顶”。他发现o1响应速度慢,输出结果自相矛盾,并且总是附加不必要的架构图和优劣势列表。这种体验让他在网上表达了负面评价,却意外引来两极分化的评论,最终促使他反思自己的使用方法。

经过调整后,Ben发现o1的真正用途在于“报告生成”。他不再将其视为机器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需要详细指导的工具,就像对待新员工一样。

2. o1的正确使用方法:海量信息+明确目标

Ben总结了o1的高效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提供海量背景信息: 不要吝啬信息,尽可能提供所有相关的上下文,包括尝试失败的方案、数据库结构、公司背景、内部术语等。Ben建议将你原本认为“海量”的信息再乘以10倍。

  2. 描述目标而非过程: 与传统的模型不同,不要试图指导o1如何操作,而是直接告诉它你想要什么结果。清晰地表达你的目标,并指定输出格式。

  3. 使用清晰的提示词模板: Ben建议将提示词分为四个部分:目标、输出格式、注意事项和海量背景信息。

Ben还提到,o1的输出通常具有学术/商业报告的风格,这与它大量的推理token有关。他尝试用o1撰写文章,但结果如同平淡的学生作业。

3. o1的未来:o3-mini即将到来

奥特曼转发推文中透露了o3的相关信息:o3暂时不会向用户开放,o3-mini将率先推出,并提供给Plus订阅用户使用。API定价尚未确定,但不会很高。

4. 总结

Ben Hylak的经验表明,o1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前提是用户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以更结构化、更详尽的方式与其互动。 o1不再是简单的问答工具,而是更像一个需要详细指导的“报告生成器”。 随着o3-mini的即将推出,o1及其后续版本在AI应用领域的发展值得期待。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追踪人工智能新趋势,关注科技行业新突破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Trae官网

相关文章

Trae官网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