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的最大作用,是让市场和员工对小鹏汽车重拾信心。
原标题:何小鹏的清醒:MONA是药,不能当饭|甲子光年
文章来源:甲子光年
内容字数:9496字
小鹏汽车:MONA的救赎与未来挑战
曾经的新势力三剑客“蔚小理”如今命运各异。理想汽车已实现盈利,蔚来汽车则销量低迷。而小鹏汽车则经历了销量起伏和一系列内部调整,最终凭借MONA车型在2025年1月重回新势力销量榜首。
1. MONA:销量奇迹与潜在隐忧
MONA,这款源自滴滴造车项目的车型,凭借亲民的价格、简洁的设计和满足基本需求的配置,迅速成为爆款。其畅销不仅拉动了小鹏整体销量,也使毛利率略有提升。然而,“最畅销车型是最便宜车型”的现状也暴露了问题:低价策略拉低了小鹏的单车售价和品牌价值,且利润空间有限,难以支撑长期发展。更重要的是,许多消费者购买MONA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款经济实惠的代步车,而非出于对小鹏品牌的忠诚度。
2. 从“ICU”走向复苏之路:一次次“速效救心丸”
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用“高开低走”来形容。每一次新车发布都伴随着销量短暂的攀升,但随后又迅速回落。G6和P7等车型都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都未能持续保持高销量。MONA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挽救小鹏于水火的“速效救心丸”。小鹏此前爆款车型的销量波动,与供应链问题、产品定位、产能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3. MONA的成功之处:精准定位与成本控制
MONA的成功并非偶然。小鹏吸取了G9车型定价策略失误的教训,MONA仅推出三个版本,简化了配置选择,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此外,小鹏还积极解决产能问题,通过扩产和招工,确保MONA的持续供应。在成本控制方面,MONA也做出了诸多妥协,例如取消隔音棉、采用简易悬挂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而在13万元的均价下实现盈利。
4. MONA的意义:重拾信心而非长久之计
尽管MONA为小鹏带来了可观的销量和短暂的盈利增长,但其低毛利特性决定了它无法成为小鹏长期发展的基石。小鹏需要尽快推出更高价位、更高毛利、更具品牌特色的车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MONA的成功让市场、资本和员工对小鹏重拾信心,但这只是小鹏复苏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非最终目标。
5. 未来展望:高端化转型是关键
小鹏汽车的未来发展战略必须转向高端化,提升单车利润率。与理想汽车的高毛利相比,小鹏目前的盈利能力仍显不足。小鹏需要在保持MONA销量优势的同时,尽快推出更多高端车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摆脱“速效救心丸”式的依赖。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库,包含智库、社群、企业服务版块,立足中国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动态跟踪头部科技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案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的应用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