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ilicon 再迎新成员
原标题:iPhone 16e 上的这颗全新芯片,为什么值得苹果烧几十亿美元?
文章来源:爱范儿
内容字数:8219字
苹果自研基带C1:七年磨一剑,开启苹果芯片新纪元
本文总结了苹果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C1的研发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对苹果未来战略的影响。
C1:低调发布,意义深远
与M1芯片发布时的盛况不同,苹果对C1的宣传十分低调。但这颗芯片的诞生,标志着苹果在历经七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研发后,终于成功自研基带,摆脱了对高通的依赖。
七年征程:屡败屡战,终获成功
苹果自研基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期尝试与英特尔合作失败后,苹果毅然选择研发。期间面临技术壁垒高、专利纠纷、研发难度大等诸多挑战,甚至一度传出项目延期或取消的消息。最终,C1成功问世,是苹果坚持不懈的成果。
C1的技术特点与不足
C1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制造,能效表现出色,使得iPhone 16e的电池续航大幅提升。但C1也存在一些不足:不支持5G毫米波,且峰值速度低于高通X75。这可能是由于成本控制和专利规避等原因造成的。
C1对苹果战略的影响
C1的成功对苹果意义重大。它不仅降低了对高通的依赖,节省了巨额授权费用,更重要的是,它为苹果带来了更强的硬件控制力,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苹果未来将继续迭代C系列基带,并计划将其应用于更多产品线,例如iPad和Mac。
未来展望:轻薄化、集成化、生态化
苹果计划未来所有iPhone都将走轻薄化路线,C1的小巧体积将为此提供有力支持。未来,苹果还将实现基带与SoC的集成,进一步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此外,苹果还可能通过自研Wi-Fi和蜂窝芯片,构建更完善的苹果互联生态,例如实现无网通信等功能。
结语:超越高通,指日可待
C1只是苹果自研基带的开始,未来C2和C3将进一步完善功能,并力争超越高通。苹果对自研芯片的坚持,体现了其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也预示着未来苹果设备将拥有更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整合能力。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爱范儿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