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Nature独家爆料:全球机构撤稿率大排行,医学领域成重灾区
文章来源:新智元
内容字数:4836字
Nature杂志揭示全球机构撤稿现状:医学领域成重灾区,学术诚信面临挑战
Nature杂志首次对过去十年全球机构撤稿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医学领域成为撤稿重灾区,部分机构撤稿率极高,甚至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十倍。然而,该分析存在数据采样偏差,结论并非完全公正。本文将对Nature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医学领域撤稿率高居榜首
Nature的研究发现,2014年至2024年间,撤稿率最高的机构其总产出中超过5%被撤稿,相当于中国撤稿率的10倍,全球平均水平的50倍。虽然部分机构在2022年后撤稿数量减少,但医学领域整体撤稿率依然很高,约60%撤稿率超过1%的机构是医院或医学院。
数据偏差与撤稿原因复杂性
Nature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三家研究诚信和分析公司,存在数据偏差。此外,撤稿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作者地址、机构分配错误等,这使得Nature的分析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榜单前列机构往往规模较小,这与撤稿率高低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不端行为
文章提及多个国家的学术不端案例,例如东京昭和大学医院一位研究者撤回124篇论文,KPR工程学院因大量会议论文被撤稿而上榜,巴基斯坦加齐大学也存在多篇论文由同一批作者撰写的现象。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存在利用论文工厂发表论文的情况。
知名学者学术不端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Marc Tessier Lavigne因论文图像篡改等问题,最终辞职并撤回多篇论文,这凸显了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界的影响。
撤稿量与日俱增,开放获取期刊受影响
虽然撤稿发生率不到0.1%,但撤稿量却在逐年增加。开放获取期刊,例如Hindawi,因其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同行评审欺诈和虚假论文的影响,撤稿数量尤其多。
论文发表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人员选择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原因是科研压力大,成果产出难。尤其在,私立学院和机构的撤稿率远高于公立大学和机构,这与私立机构鼓励学生和研究人员发表更多论文,并给予奖励有关。
论文工厂及应对策略
论文工厂的存在严重挑战了学术道德底线,文章列举了识别论文工厂论文的八大特征。Nature呼吁加大惩治力度,优化学术环境和晋升机制,以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总而言之,Nature的报道揭示了全球学术界面临的学术不端挑战,尤其在医学领域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情况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以及优化科研环境,缓解科研人员的压力。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