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动态欢迎阅读
原标题: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
关键字:神经,突触,人脑,晶体管,动力学
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内容字数:8407字
内容摘要:
来源:脑机接口社区
编者按
人脑在有限尺寸和极低能耗下,能够完成复杂环境中的信息关联记忆、快速识别和自主学习等认知任务。随着芯片换代速度放缓、算力供不应求等挑战出现,面向未来,现有计算机的计算方式已难以为继。如何推动信息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打造像人脑一样的“机器脑”?实现类脑计算是破局的方向。要想实现类脑计算,就需要寻找更多模拟人脑功能的神经形态器件。
借鉴人脑,让计算更高效、更具仿生性、更低能耗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一场数字化科技。在短短几十年中,计算机的算力从每秒几百次运算到每秒百亿亿次运算,增长了1016倍,创造了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最高的人造增长速度。计算机算力的提升得益于底层半导体器件(硅基晶体管)的集成密度提升。按照摩尔定律,单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每18至24个月翻一番。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集成电路产业一直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发展。然而摆在现实面前的是,随着摩尔定律不断逼近极限,单个硅基芯片能够承载的晶体管日渐饱和。硅原子的大小约0.12纳米,照此大小推算,当芯片工艺达到1纳米,就只有对几个硅原子进行操纵的空间了。
事实上,在芯片工艺发展到10纳米水平后,能明显
原文链接:让“机器脑”类人脑,关键何在?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作者微信:AItists
作者简介:致力成为权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体和前沿科技研究机构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