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审稿:重塑论文命运的反驳策略

得分 8, 8, 8, 10。

逆转审稿:重塑论文命运的反驳策略

原标题:rebuttal真的有用!这篇ICLR论文,所有审稿人都加了2分,直接跃升排名第9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内容字数:7336字

ICLR 2025 论文评审与反驳过程分析

最近,ICLR 2025 论文的评审过程引发关注,其中一篇论文通过反驳显著提升了评分。本文将探讨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在评审过程中的反驳策略。

1. 论文概述

论文标题为《SANA: Efficient High-Resolution Image Synthesis with Linear Diffusion Transformers》,由英伟达、MIT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该论文提出了Sana,一个高效的图像生成工作流程,支持1024×1024到4096×4096的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研究显示,Sana在生成4K图像时速度比现有最佳模型FLUX快100倍。

2. 关键技术创新

Sana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度压缩自动编码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编码器(AE),将缩放因子提升至32,显著提高了高分辨率图像生成的效率。

(2)高效线性DiT:用线性注意力替代原生的二次注意力模块,计算复杂度从O(N²)降低到O(N)。

(3)文本编码器的选择:使用最新的Gemma模型作为文本编码器,以增强对用户指令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4)有效的训练策略:提出了基于Clip Score的训练策略和Flow-DPM-Solver,提升了文本与图像的一致性。

3. 反驳过程及其成效

在评审过程中,作者针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了详细的反驳。审稿人对Sana的原创性表示怀疑,认为其组件已有相关研究。作者通过详细阐述Sana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成功说服了审稿人,提升了评分。

具体来说,作者补充了消融实验,展示了Sana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与进步。一位审稿人在审阅后表示,经过作者的详细回应,已无法找到明显的缺点,因此提升了评分。

4. 结论

这一案例表明,建设性的讨论和细致的反馈能够显著改善审稿人对论文的看法。积极的互动不仅提高了论文质量,也增强了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这一过程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强调了反驳在论文评审中的重要性。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专业的人工智能媒体和产业服务平台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问小白满血版DeepSeek免费不限次数使用

相关文章

问小白满血版DeepSeek免费不限次数使用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