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端侧模型的十字路口

大模型、机器人与芯片厂商的拉力赛。

机器人端侧模型的十字路口

原标题:机器人端侧模型的十字路口
文章来源:AI科技评论
内容字数:14620字

大模型、机器人与芯片厂商的“不可能三角”:谁将破局?

近年来,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科技发展两大驱动力,两者结合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成为重要趋势。然而,大模型在机器人终端的落地却面临“不可能三角”的困境:模型厂商依赖芯片厂商,芯片厂商依赖机器人厂商,机器人厂商又依赖模型厂商,形成负反馈循环。

1. 大模型赋能机器人:挑战与机遇

大模型为机器人提供“大脑”,提升其泛化和规划能力,但目前主要用于简单任务理解和拆分。大模型的泛化、规划、纠错等能力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原因在于:

  1. 缺乏适合机器人的模型框架:目前缺乏像LLM一样统一的架构,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对大模型有不同要求。

  2. 数据不足:模型厂商难以获取大量、多元化的预训练数据,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不足,尤其在精细动作控制方面。

  3. 知识壁垒:大模型厂商和机器人厂商之间存在知识壁垒,难以有效融合。

2. “机器人大脑”的三角拉力赛

机器人厂商的量产不足是核心问题。目前机器人主要面向专业用户,应用场景有限,导致数据积累不足,难以训练出高性能的模型。这又反过来影响芯片厂商的研发投入,因为缺乏市场需求,适配机器人端侧模型的芯片迭代缓慢。

  1. 数据标注困难:机器人数据采集和标注成本高昂,需要真机采集多元化数据。

  2. 算力瓶颈:云端大模型难以在机器人端部署,而端侧小模型能力有限,需要在能力和算力之间寻求平衡。

  3. 芯片适配难题:模型需要与不同芯片适配,且低功耗芯片的算力限制严重影响模型性能。

3. 如何打破“死循环”?

打破“不可能三角”需要三方合力:模型厂商、芯片厂商和机器人厂商需要共同努力。

  1. 端云协作:在云端训练大模型,再通过知识蒸馏等方式得到小模型部署在终端。

  2. 非Transformer架构:探索非Transformer架构,降低算力要求和功耗。

  3. 芯片适配优化:模型厂商和芯片厂商合作优化推理框架,充分利用芯片算力。

  4. 机器人厂商提升量产:增加机器人出货量,扩大应用场景,吸引更多资源投入。

最终,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需要模型、芯片和机器人厂商的共同努力,只有打破现有瓶颈,才能形成正向循环,实现机器人智能水平的快速提升。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AI科技评论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雷峰网旗下AI新媒体。聚焦AI前沿研究,关注AI工程落地。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