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轩自述被拒稿是常事,「大牛名字」不是通行证!

陶哲轩自述被拒稿是常事,「大牛名字」不是通行证!

原标题:陶哲轩自述被拒稿是常事,「大牛名字」不是通行证!
文章来源:新智元
内容字数:5167字

陶哲轩拒稿经历:大牛也常态

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论文被拒的经历,打破了“大牛名字=论文被接受”的误解。他坦言每年都会被拒稿一到两次,并指出科研领域更倾向于宣传成功,导致大众对科研的成功率产生错觉。

1. 拒稿是科研常态,而非个例

陶哲轩的经历并非个例,他平均每年被拒稿一到两次。他分享了两个被拒稿的案例,一个是因为“ε损失不够低”,另一个是因为“只提高了ε”。这说明即使是顶尖学者,论文被拒也是常态,这与公众认知存在偏差。

2. 审稿制度的局限性与反思

陶哲轩的拒稿经历引发了对审稿制度的讨论。网友指出,审稿过程存在主观性,审稿人的意见可能存在冲突,顶级期刊也存在发表文章数量的限制。此外,计算机领域审稿人通常更关注论文的想法和结果呈现,而非代码的可复现性,这导致一些论文存在重大缺陷却依然被接受。

3. 代码不可复现及其他问题

网友们普遍反映代码不可复现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研究的可靠性。一些人甚至怀疑审稿制度存在问题,认为它并非为了科学本身,而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但也有人认为,虽然同行评审存在不足,但它仍然能够排除明显的科学错误,后续研究可以改进和完善。

4. 拒稿并不代表论文价值低

文章列举了多个知名论文被拒的案例,例如Hinton的Dropout技术、word2vec、YOLO、Transformer-XL以及Mamba架构论文等。这些论文最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拒稿并不代表论文价值低,科研创新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价值往往无法被当下精准预判。

5. 结语:积极面对拒稿,坚持科研探索

文章总结指出,学术评价体系并非十全十美,一时的拒稿并不能成为衡量论文价值的绝对标准。科研创新犹如在迷雾中探索,真正的伟大成果也可能蕴藏在拒稿之中。科研人员应积极面对拒稿,改进研究,坚持探索真理。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