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模速空间才是中国的AI「硅谷」

AI创业孵化和落地,这波上海跑在了前列。

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模速空间才是中国的AI「硅谷」

原标题: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100余家投资机构,模速空间才是中国的AI「硅谷」
文章来源:Founder Park
内容字数:7547字

大模型产业集群:上海模速空间的“奇点”探索

文章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发展现状及上海模速空间在推动大模型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的实践。自2023年ChatGPT问世以来,大模型技术发展迅速,但技术与应用间的鸿沟依然存在,C端应用主要仍停留在机器人阶段,商业化前景不明朗。

1. 集中资源,突破“不可能三角”

大模型发展面临算法、算力、数据的“不可能三角”困境。模速空间通过聚集国内外领先企业(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MiniMax、商汤等),构建开源生态,并与云服务巨头合作,推动“上海智能算力加速计划”,解决算力瓶颈。同时,与语料数据企业合作,构建高质量垂直语料库,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为模型训练提供数据基础。 这种集中资源的策略,旨在打破企业间的壁垒,推动模型能力持续跃升。

2. 推动应用落地,从垂类场景切入

大模型应用落地是当前的难题。模速空间选择从垂直场景切入,推动上海市首批垂类应用示范场景发布,涵盖医疗、教育、城市治理等领域。通过与需求方和供给方对接,进行针对性微调,快速实现应用落地。 此外,模速空间也在C端探索软硬件创新,孵化智能终端产品,并以上海作为“实训场”,为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试验环境。

3. 厚植生态土壤,支持创业公司发展

模速空间注重构建良性生态环境,帮助创业公司完成从0到1,再到100的发展。通过对接资金、算力、上下游资源,并营造交流环境,促进企业间合作与创新。上海人工智能母基金、徐汇资本等机构提供全链条科创投体系,支持早期项目发展。 这种生态建设,不仅提供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才聚集和产业链条的完善。

总而言之,模速空间通过集中资源、推动应用落地和厚植生态土壤,试图在上海打造一个大模型产业集群,并最终实现AI技术惠及大众生活的目标。其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为大模型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Founder Park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来自极客公园,专注与科技创业者聊「真问题」。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