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本科就业寒冬来袭!名校24届就业率被曝不足50%,企业宁用AI不招应届生

CS本科就业寒冬来袭!名校24届就业率被曝不足50%,企业宁用AI不招应届生

原标题:CS本科就业寒冬来袭!名校24届就业率被曝不足50%,企业宁用AI不招应届生
文章来源:新智元
内容字数:7392字

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AI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内外均出现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低、企业更倾向于选择AI而非招聘应届生的现象。这篇文章将总结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 国内双非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低迷

    某双非院校计算机学院24届本科生就业率不足50%,引发广泛关注。这与人们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的预期大相径庭。原因在于:首先,名校学历和技术经验成为就业的关键竞争力,一流互联网大厂更青睐名校毕业生,中小企业则更倾向于经验丰富的社招人员;其次,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产学脱节现象,应届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立即创造价值;最后,企业招聘成本考量,宁愿高薪聘用经验丰富的社招人员,也不愿低薪雇用应届生。

  2. 计算机专业遇冷与高校扩招

    计算机专业就业遇冷,与高校的疯狂扩招密切相关。20年前,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人数有限,如今许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占比高达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导致人才供过于求。此外,十年大厂程序员的职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大部分人会在不同年龄段面临被动淘汰,即使在大厂也存在团队或部门被裁撤的风险。

  3. 大模型时代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大模型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移动互联网轻资产重人力模式。大模型是重资产模式,对算力资源消耗巨大,不会像移动互联网早期那样创造大量基础岗位。传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虽然仍在盈利,但增量有限,校招岗位减少;而大模型业务只招顶级人才,普通学生难以获得机会。这在2025届秋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4. AI对程序员就业的冲击

    AI编程技术正在抢占程序员的饭碗。一些美国初创公司已经开始使用AI编写前端代码,后端工作也面临挑战。虽然AI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程序员,但“AI+程序员”的模式将成为未来趋势,整体人力需求将减少。ChatGPT等LLM的出现,导致对初级程序员的需求下降,老程序员借助AI可以提高效率,从而淘汰一部分岗位。AI方向的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但准入门槛极高。

  5. 国外企业更倾向于AI而非应届毕业生

    一项调查显示,近40%的企业雇主更倾向于选择AI而非招聘应届毕业生。雇主认为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而AI成本更低,无需福利,也不会请假。这反映出大学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以及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不足。

  6. 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为了应对就业困境,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精通一门技术,超越目前AI的能力。高校也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企业也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AI的快速发展无疑改变了就业市场,未来这种影响将更加明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适应新的时代变化。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问小白满血版DeepSeek免费不限次数使用

相关文章

问小白满血版DeepSeek免费不限次数使用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