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谷歌的AI系统在处理高难度数学积分和时间序列预测方面展现出惊人能力,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问题,还从零开始构建了通用的预测模型。更重要的是,AI在基因组学、神经科学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创新和跨界能力,预示着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AI正成为高效的实验员和方法发明者,而人类科学家则将扮演更高维度的决策者角色。
数学难题的AI之道
在算法能力面临极限挑战的数学领域,谷歌的AI系统以其卓越的表现令人瞩目。面对19个异常复杂的积分任务,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几乎全军覆没,而AI系统却成功攻克了其中的17个。这一成就并非简单的表面计算,而是AI深入理解复杂数学场景并寻找到突破口能力的体现。

正如数值积分任务的示例所示,AI系统在19个测试积分中成功求解了17个,而标准数值方法却束手无策。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意味着在长期困扰的数值计算难题上,AI已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时间序列预测的通用化突破
在通用时间序列预测的GIFT-Eval基准测试中,谷歌的AI系统完成了一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该系统从零开始,仅凭一段代码通过不断优化,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28个数据集、横跨7个领域、适配从秒到年10种频率的通用预测库。这不仅证明了AI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彰显了其总结通用方法、实现跨领域泛化的强大潜力。
科研范式的革新:AI的创新与跨界能力
前述案例仅仅是AI在科研领域卓越表现的冰山一角。其背后更令人振奋的是,AI已不再满足于模仿,而是开始在科研中展现出真正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通用性。在基因组学研究中,AI能够自主地融合两种不同的专家方法,生成比人类更优越的解决方案。而在神经科学领域,AI更是首次实现了生物物理模拟器与深度模型的结合,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混合研究思路。
尽管学界和业界已有DeepResearchGym等评测框架和OpenProblems.bio等公开基准,但谷歌的系统首次在这些基准上实现了端到端的流程贯通,并产出了可量化、可复现的专家级成果。这种创新并非孤立的亮点,而是跨学科的普遍趋势。从基因组学到公共健康,从遥感影像到时间序列预测,该系统都能快速适应并探索新的研究路径。这些多样的基准测试,全面评估了AI在零样本泛化、高维信号处理、不确定性量化、复杂数据语释以及系统层面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过去,科学家们依靠反复试验来推动科学进步,如今AI系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试错,且速度提升了数百倍,将数月的探索时间压缩至数小时。这预示着科研的节奏将迎来真正的“指数级加速”。
AI赋能实验室:人类科学家的新定位
随着AI在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生成新方法、验证结果甚至超越专家的能力,人类科学家的角色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在这套AI系统中,AI承担了不知疲倦的实验与探索工作,能够尝试、优化和筛选成千上万种方案,将原本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压缩到几小时或几天内。AI系统能够快速生成专家级的解决方案,将一组想法的探索时间从数月缩短到数小时或数天。
而人类科学家的职责则逐渐转向提出研究方向、判断研究价值以及设定优先级。AI可以在技术路径上无限拓展,但科研问题的意义和其背后的社会价值,依然需要人类来确立和把握。这标志着科研分工正走向一种新的格局:AI可能成为高效的实验员和方法发明者,而人类则将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进行选择和决策。
谷歌的这套系统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研究工具”的实验,而是朝着与FunSearch、AI co-scientist等项目相同的方向迈进——从单点突破走向跨领域的科研合作者。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已将该系统产出的最佳方案全部开源,并提供交互界面,允许研究人员追踪整个搜索与突破过程。这种开放的态度,将使科研界能够直接在真实任务中验证和拓展AI生成的研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