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讯 21471 字,可免费试读至 9%。
原标题:Agents Are Not Enough? !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内容字数:4325字
AI Agent落地困境与未来展望
本文总结了机器之心PRO会员通讯中关于AI Agent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主要关注Agent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通过结合符号人工智能(Symbolic AI)和新型架构、算法来克服这些挑战的可能性。
1. AI Agent:热潮与现实的差距
尽管2024年AI Agent备受瞩目,众多科技巨头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如谷歌Gemini 2.0、Salesforce Agentforce 2.0、微软Copilot等,但实际应用效果却未能达到预期。用户反馈普遍反映产品存在功能缺陷、易用性差、与现有功能冲突等问题,甚至一些产品被评价为“难用”。Webarena排行榜显示,目前最好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57.1%,这表明当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Agent距离成为“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Agent落地的三大障碍
研究者指出,阻碍Agent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有三:技术缺陷、社会适应性问题和产业链不成熟。其中,技术缺陷是最有可能率先被解决的问题。
- 技术缺陷:主要体现在Agent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频繁的人工干预;Agent难以适应不同的用户习惯和任务环境,例如无法自主完成在线交易中的身份验证等。
- 社会适应性问题:Agent能力越强,越需要用户信任,才能放心将其用于银行交易、个人通信等重要领域。这需要时间来建立社会对Agent的认可。
- 产业链不成熟:LLM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Agent的开发、部署、连接和服务方式缺乏标准化规则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3. 符号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结合:解决之道
为了克服Agent的泛化能力不足等技术缺陷,结合机器学习和符号人工智能(Symbolic AI)被认为是一种有效途径。机器学习提供数据学习的灵活性,而符号人工智能则提供结构化推理和可解释性。例如,康奈尔大学的“WorldCoder”项目通过编写代码构建世界模型,将学习到的知识以符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提升了Agent的可解释性和与人类的交互能力。
4. 2025年Agent的曙光:新型架构和鲁棒算法
未来,新型架构和鲁棒算法有望为Agent带来突破。通过解决技术缺陷,提升Agent的理解能力、适应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Agent的广泛应用,这将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的共同努力。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专业的人工智能媒体和产业服务平台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