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决定你的认知
原标题:经济学家何帆、洪灏对话:我们有可能对抗算法的偏见吗?
文章来源:大数据文摘
内容字数:14757字
人工智能时代:挑战与机遇
本文摘录自中信出版集团联合华尔街见闻举办的对谈精华内容,邀请了《变量》作者何帆教授和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结合尤瓦尔·赫拉利的《智人之上》,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
1. 技术是终结者还是赋能者?
何帆教授指出,《智人之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热点问题。洪灝先生认为赫拉利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持悲观态度,因为他认为科技发展速度过快,而监管却滞后,可能导致技术被误用。洪灝先生虽然承认AI在信息组织、搜索等方面效率极高,已经超越了初级研究人员,但他并不悲观。他认为,虽然目前AI是技术受益者,但长期来看,如果不加大监管投入,技术发展将不可持续。
何帆教授补充,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与以往技术不同,其影响力和破坏力更大。他认为,信息技术可能让人类封闭在信息茧房中,导致社会,共同现实不再存在。何帆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改变了信息格局,机器间的交流方式与人类不同,这带来了对齐问题,即机器的目标与人类目标可能不一致,导致无法预测的结果。
2. 工作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洪灝先生认为,AI可以替代低附加值工作,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他认为AI目前相当于初级研究助理水平,但其信息处理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他个人使用AI的经验是,AI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掌握与AI沟通的技巧。
何帆教授则指出,AI可能造成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资深研究人员更容易驾驭AI,而年轻的研究人员则可能面临失业风险。他认为,AI可能消除年轻人职业生涯中的试错环节,阻碍他们的成长。梁建章曾指出,AI可能让年轻人的第一份工作消失。
洪灝先生建议,年轻人应该学习动手能力强的技能,避免从事容易被AI替代的工作。他认为,金融知识可以作为爱好,但未必适合作为专业学习。
3. 算法偏见:隐藏的风险
何帆教授指出,《智人之上》中亚马逊的招聘案例说明,AI算法中可能存在偏见,例如对女性的歧视。AI根据历史数据得出结论,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偏见隐藏在算法中,难以察觉。
洪灝先生指出,AI算法容易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关系,这与人类的思维缺陷相似。他认为,人类的同理心、善恶之心是AI目前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人类的优势所在。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I难以完全替代人类的驾驶能力,因为它无法理解人类的道德和情感。
何帆教授补充,人类的直觉和第六感是AI难以学习的,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这些非理性因素融入AI技术中。他认为,AI的智能是单一的,缺乏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这使得AI难以完全替代人类。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大数据文摘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