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算力卡脖子,高校AI研究遇瓶颈?华为联合15校给出最强解法

AIGC动态5小时前发布 新智元
0 0 0

DeepSeek算力卡脖子,高校AI研究遇瓶颈?华为联合15校给出最强解法

原标题:DeepSeek算力卡脖子,高校AI研究遇瓶颈?华为联合15校给出最强解法
文章来源:新智元
内容字数:11934字

AI算力短缺:高校科研的瓶颈与华为昇腾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兴起,对算力的需求激增,导致全球范围内AI人才短缺,高校科研也面临着严峻的算力挑战。即使是美国顶尖高校,也普遍存在GPU资源匮乏的问题,研究人员需要排队申请使用学校GPU集群。

1. 全球AI人才紧缺与算力瓶颈

牛津大学教授的研究表明,美国对AI技能的需求增长了5倍,全球范围内Tech-AI和Broad-AI岗位增长分别达9倍和11.3倍,亚洲增速尤为显著。然而,算力资源的匮乏限制了高校培养AI人才的能力,使得AI课程的门槛提高,加剧了人才短缺。

2. 华为昇腾助力高校科研

为解决我国高校的算力短缺问题,华为携手15所高校,建立了“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和“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通过产教融合,引入昇腾生态,提供国产算力支持。

3. 昇腾生态:自主可控的AI技术栈

华为昇腾系列AI处理器,搭配自研的异构计算架构CANN、深度学习框架MindSpore和推理引擎MindIE,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可控AI技术栈。CANN支持多种AI框架,MindSpore具备云边端全场景部署能力,MindIE则提供高效的推理加速。这些技术在性能上已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媲美。

4. 高校合作与人才培养

华为不仅提供算力支持,还通过特训营、算子挑战赛、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培养高校师生对昇腾生态的掌握。特训营涵盖CANN、MindSpore、MindIE等核心技术,并提供动手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项目迁移到昇腾平台,掌握模型优化技术。优才计划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产学研结合。

5. 昇腾赋能科研成果

北大团队基于昇腾算力,成功开源了文生视频项目Open-Sora Plan,其性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当。东南大学则利用昇腾AI开发了多模式交通大模型MT-GPT,直接赋能城市交通行业,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

6. 未来展望:国产算力的战略意义

华为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发展鲲鹏、昇腾生态和人才,并启动了10万片开发板赠送计划,鼓励高校师生探索和应用昇腾技术。这不仅能解决我国AI科研的算力瓶颈,还能培养出一批掌握国产技术底座的科研人才,最终推动我国AI技术自主可控,在全球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联系作者

文章来源:新智元
作者微信:
作者简介: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阅读原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